close

  專欄
  中國既不是活雷鋒,也不是高鐵殖民者,而是市場雙贏隨身碟理念的信奉者,這樣中國高鐵所到之處才能為中國爭取到更大的市場,實現更好的開放。
  對一個百年前閉關鎖國、視鐵路為怪物的國家,高鐵具有象徵外接式硬碟意義。
  7月25日,由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的、連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和土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的高速鐵路(安伊高鐵)二期工程全線貫通,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搭乘了首趟駛向伊斯坦布爾的高速列車並出席了通車典禮。而日前,泰國國家和平與秩序委員會已經批准了兩條連接中國和泰國的高鐵項目,總成本約為7414億泰銖SD記憶卡(約合人民幣1430億元)。
  高鐵“走出去新竹房屋”的戰略意義
  作為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突破和自主創新的標誌性成果——中microSD國高鐵“走出去”,毫無疑問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高鐵是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獲得新市場能力的象徵,中國不再僅僅憑藉血汗苦力,而是憑藉技術工程成本等多重優勢走向國際。具體的利益可以想像,鐵路建設涉及人員眾多,建設期間將增加幾十萬個就業崗位,培訓大量技術工人,在建設過程中,中國高鐵所擁有的900多項技術專利將進一步磨合、提升,製造業也將因此獲得升級的機會。中國所製造的產品可以獲得更安全、更快速的運輸通道,中國脆弱的能源安全可能得到加固。
  應看到,我國高鐵技術從“技術引進”到“消化吸收”,再到“科技輸出”,跨越很是迅速。目前,我國鐵路總公司對高鐵技術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並已獲得900多項國際專利。說高鐵技術成了我國創新能力的“明信片”,並不為過。
  高鐵建設過程中,將實現中國與建設地之間的雙贏,經濟總量提升、運輸速度加快,物流標準化程度進一步統一,在全球物流領域,中國不再是沉默的只會工作不參與標準制訂、沒有定價權的工蜂;高鐵是中國經濟最新的耀眼名片,顯示中國內在的開放動力,以及經濟的擴張衝動。
  如果說以往是現代商業國家拿槍逼著農業國家進行雙邊貿易,現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與貨物貿易國家,主動提議通過高鐵,實現開放與互通,是試圖成為融入國際的象徵。當然,要成為開放的現代國家,重要的不僅是修高鐵,還有支撐高效率的相對完善的體制,及獨立開放的思維。經濟體與意識是否開放,才能有效利用物流技術融入世界,否則,築路就只是築路,而不能承載過於重大的改革課題。
  走出去也該信奉“市場雙贏理念”
  建設高鐵網絡具有戰略意義,但也要堅持無市場導向,否則戰略意義難以達成。引用中鐵建的案例,足以說明高鐵建設中需要避免的非市場因素。
  2011年1月22日《上海證券報》刊文稱,中國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中鐵建已與控股股東中鐵建總公司簽署協議,後者向中鐵建支付20.77億元對價,接手沙特麥加項目的未完工工程,大部分虧損由母公司央企承擔消化。要追問的是,母公司作為央企有多少資金可以消化高得離譜的虧損,最終又由誰承擔虧損,而中鐵建承接項目時完全不對板的預算,在日後的工程中是否得到糾正?
  高鐵耗資巨大,修建高鐵亟需有效的管理、靈活的融資渠道作支撐。由原鐵道部分拆而來的中鐵總公司,今年上半年稅後利潤為虧損65億元人民幣,較一季度稍有減虧,而6月末的負債率則繼續微升至62.58%。中鐵總公司與高鐵線路的資金困局顯示,再美妙的設想,沒有基本利潤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日後爆發債務危機風險極大。
  在國際上修建高鐵更需要市場理念。中國既不是活雷鋒,也不是高鐵殖民者,而是市場雙贏理念的信奉者,這樣中國高鐵所到之處才能為中國爭取到更大的市場更多的朋友,而不是相反。
  在具體運作過程中,高超的談判技巧、務實的市場觀念、專業的建設素質缺一不可。如非洲等國家難以承擔高昂的修建費用,需要中方提供支持,未來的礦產等資源如何折算成資金;在較為發達的國家修建高鐵,如何適應當地法律,獲得議會與民眾的認同;在東南亞等國高鐵項目遭遇一定的阻力,如何與對方攜手創造未來的市場價值,都是擺在鐵路公司甚至決策官員面前的課題,對於遠未走出行政市場的公司來說,解題絕非易事。
  無論如何,高鐵是中國經濟的耀眼名片,顯示中國內生的開放動力,以及經濟的擴張衝動。
  □葉檀(財經作家)  (原標題:高鐵走出去:著眼戰略,尊重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s97zslk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